淺草觀音寺是初到東京的必訪景點,這裡總是人山人海,淺草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628年,當時有兩兄弟在隅田川捕魚時,偶然用網捕撈到一尊佛像,於是兩兄弟們將自己的家改造成寺廟來參拜觀音像。據說,這尊雕像是埼玉縣飯能市岩淵的岩井觀音像,從成木川流到隅田川。江戶時代,淺草寺被德川家康作為祈禱場,因而成為眾多信眾參拜的寺廟。當時的表參道有鱗次櫛比的店鋪,也就是今天仲見世的前身。明治時期,淺草寺周圍建造了近代磚造建築,據說日本第一部電梯就在淺草寺附近的一棟建築內,之後由於關東大地震和東京大空襲,這裡一度衰落,但由於居民的配合,這裡已成為東京的熱門旅遊目的地。
淺草寺最醒目的標誌就是雷門下的大燈籠,這座門是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於1960年捐贈重建的,早年松下幸之助曾來淺草寺祈求病癒,之後重建雷門及大燈籠,從那以後大燈籠下部的金屬都有“松下電器”和“松下幸之助”的名字。通常每10年換新,這個是2020年重製的,之前因颱風所以才7年就換了,大燈籠高3.9米,寬3.3米,重達700公斤,由京都的高橋提灯製作,因為太大了高速公路的收費站過不去,因此走一般公路花2天才運到!!燈籠底部還有精緻的龍雕刻!!
神社內還有數個個公司單位奉納的大燈籠,這是東京新橋組合奉納的燈籠,寫著江戸文字「志ん橋」也就是新橋的意思,由江戶文字書法家橘右之吉揮毫
雷門對面的淺草文化觀光中心,由隈研吾設計,於2012年完成,8樓高,一樓有日文、英文、韓文、中文的旅遊諮詢櫃台、換錢處。二樓有旅遊資訊。四五樓是會議室,六樓為多功能空間,七樓是展示空間。頂層為免費開放的展望台,可俯瞰淺草寺、東側可看到晴空塔!從淺草文化觀光中心展望台可以拍到不一樣角度的淺草寺,讓人興奮!!
淺草觀光的一大樂趣就是美食,但所有著名的餐廳總是擠滿了人。仲見世通邊走邊吃的人氣名物"炸饅頭",裡面是紅豆餡,外面是鬆脆的麵團,你可能會覺得它很油,但他們使用的是好油,所以吃起來胃不會感到沉重。創始店的「金龍山淺草餅本舗」不敵疫情在去年歇業了,現在最有人氣的是浅草寺旁的炸饅頭専門店「九重」!!
淺草寺後方的"前田食事處"是一家已100歷史的大眾食堂,明治40年經營至今,現在的老闆娘已是第4代了!這裡有50多種菜單,其中關東煮和燉牛筋是招牌料理。店內只有4張4人座位的桌子和3個櫃台座位,室外也有桌席,可以一邊眺望淺草的景色一邊享受料理。台東區淺草 2-3-27 週四休息
淺草寺和淺草寺週邊一年四季都有各種各樣的活動。 雖然人潮擁擠,但還是在祭典期間來的話會變得更開心。春天的仲見世會裝飾櫻花,很有春天的氣息。
櫻花季節
參觀觀音寺後的重點就是江戶時代開始的櫻花名所隅田公園,公園約有640棵櫻花,據說最早是江戸時代八代將軍徳川吉宗開始種植的,櫻花祭到4月10日左右。這裡也是拍攝櫻花與晴空塔最棒的地點。
拍池裡的倒影有特別的fu!
沿著隅田川両岸一公里,櫻並木綿延不斷,很多遊客排隊搭隅田川屋形欣賞櫻。
不想花那個錢,坐在岸邊看著船來船去也挺好的。
淺草三社祭
初夏風物詩的淺草神社例大祭的「三社祭」是東京最具代表性的神轎遶境祭典活動,始於正和元年(1312),是浅草神社的3台神輿與各町内神輿在浅草一帶遊行的盛大祭典,2024年於5月17、18、19日舉行,非常熱鬧。 浅草神社位於淺草寺本堂東側,供奉浅草神社創始人的土師真中知、檜前浜成、檜前武成三權現,傳說,檜前浜成和檜前竹成兩兄弟在捕漁時網起一尊佛像,去請教當地達人土師得知是觀音後兩兄弟就恭奉起這尊觀音,後來土師出家為僧,並把自己的房子改成寺廟供奉觀音像,成為淺草寺之始。
前夜祭當日下午一點開始有大遊行,載著吹笛、打鼓人的花車、打扮成傳統手藝人的歌者、舞者以及編木(BINZASARA)舞、白鷺之舞等隊伍,從柳街一直巡遊到神社。
神社還有編木舞奉納和藝者表演。
第二天由44町聯合抬神轎遶境,淺草的街道上大約會有100檯的神轎遊行,氣氛真的很江戶, 其中還有全部由女性或兒童來抬的神轎。
第三天是由總社的三檯神轎遶境,各町的信徒聯合抬神轎遶境於淺草神社內,依序接受祓除儀式後再從神社回到各町。各町的神轎依序排隊接受祓除儀式後,抬轎人一邊充滿活力地吆喝著,一邊各自抬轎離開神社的場面,不僅是抬轎人,想必連同圍觀的民眾也會熱血沸騰般地激動不已吧。
總社的神轎不僅比其他各町更大、更豪華,連同抬轎人的氣勢也跟著改變,這是因為總社神轎突起的前方兩個握柄處「花棒」,是抬轎人最嚮往的位置。
三社祭圖片 東京デート
淺草神社夏詣 夏越大祓
"夏詣 "是為了感謝過去半年的平安,並祈禱下半年的更加平安,並結合“夏越大祓”“七夕”活動,而前往神社和寺院參拜。這是2014年由淺草神社首次提倡出來的,之後逐漸擴展到全國的神社、佛閣。淺草神社的夏詣6月30日舉行。夏越的大祓(前夜祭)、7月1日~7日(七夕祭)・URL https://natsumoude.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