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蘇州,一個「水水」的城市,以小橋流水和古典園林著稱。蘇州城不大,街道依河而建,建築物臨水而築,城內水港縱橫橋樑處處,園林名勝散佈在城區之中,具有那種小家碧玉的韻味。二千五百年的悠悠歲月之中,激發了歷朝歷代文人雅士珠璣般的詩情,白居易的「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杜荀鶴的「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唐寅的「吳王城裡柳成 ,齊女門前水拍提」都是水鄉蘇州無窮情致的寫照。

然而流年似水,往事如煙,二千五百年的歷史是蘇州的驕傲,也是蘇州沉重的包袱,古樸的小街小道因為背負著現代化的高樓建築、滿街摩肩接踵的人潮和爭相穿梭的車潮而顯得疲憊又沉重,不過在保存古城的計劃中,古人的意境雖已難尋,但是古詩詞中的畫橋煙柳依稀可辨,尤其是春分清明之交,江南油菜花開,春色分外美麗,最適合前去附庸風雅一番。

蘇州園林是建築、園藝與古典文學的結晶體,明清時多達兩百多處,現在尚存拙政園、留園、西園、獅子林、網師園、蒼浪亭、耦園、怡園、曲園等七十多處,有的以四時花木為主,有的以石峰取勝,有的以水景聞名,風格特色各異,但都是清靜雅洁流露著一股濃濃的文學味。方圓幾畝的空間小而多變,巧妙地運用著建築、疊石假山、水池、花木劃分出主次分明疏朗相間的空間,提供給人「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趣,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致」的享受,雖是人工雕琢卻宛若天開,細酌慢品則空間豁然開朗沒有侷限,出神入化盡得大自然真山水的風範。

觀賞園林要求的是一份閒趣和意境,細細的欣賞出神的凝視,才能咀嚼得出味道來。想古時候的文人雅士遊園,紙扇輕搖徘徊花徑,反剪雙手溪前駐足、石旁躑躅,亭間佇足憑欄觀景,彷彿歲月也在那兒踱來踱去不曾離去,用感覺壓縮時空,寄情寓志微觀大千,把一個無邊無境的中國的、古典的至情天地全濃縮在心裡。而現代人觀賞園林猶如參加「園遊會」,一般的旅遊行程安排在一兩天之內遊遍十來個庭園,像穿花蝴蝶前門甫進後門即出,中間找個美美的角度拍照留念匆匆而過,即便是有品味,也只像是滴酒沾唇,品嚐不到真性情。

其實蘇州市區的道路成碁盤狀,大馬路不多,大多是冗長的小街巷道,庭園名勝集中在市區,因此,最適合細酌品嚐這一座古城的方式,就是找個煙雨濛濛的清晨租一部腳踏車,避開觀光的人潮,穿梭在黑瓦白壁的民家之間,最是愜意。水道通衢的蘇州多橋樑,能數的超過三百五十多座,石拱結構的造型精巧,橋體如長虹臥波,橋洞似環月懸波,具有東方典型的韻味和線條美。

駐足在水道上的拱形小橋眺望過往船隻,冥想昔日姑蘇城的水鄉情調,傾聽著歷史的風月在今世作的印證。拙政園亭榭精緻幽靜宜人,雪香雲蔚亭和待霜亭掩映在繁花翠竹之間,最讓我心醉。蒼浪亭格局開朗,老樹竹影蒼茫森鬱,獅子林以湖山奇岩洞壑幽深享有「假山王國」之稱,網師園面積雖小卻是小園之極,留園的假山疊石曲院迴廊也留住了我心,然而水上搖櫓的唉乃聲,才是喚來千年百載歷史煙雲成為縈繞夢裡的低迴。

寒山寺在蘇州西郊,出了城門沿著一條綠蔭小河西行,左邊是煙囪林立的工廠,河右邊卻是垂柳拂盪的田野景色,拱形的江村橋橫跨小河兩岸,這就是引發唐代詩人張繼創作「楓橋夜泊」一詩而馳名千古的楓橋了,橋身幾經整修前貌難辨,只有橋頂鐫刻的「楓橋」兩字吐露出斑駁,不過拱形的橋身倒映江中倒也風韻猶存。寒山寺年代久遠,禪房、古鍾都已經不是原作,不過黃牆黑瓦的古寺綠蔭扶疏,蒼健宏偉中帶著幾分清幽,只是遊人老愛上鐘樓去敲鐘,大概只能藉此緬懷「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思古幽情吧。

 

蘇州有一個隔世,有一個今世,不管你要旅行在哪一個空間,她都隨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y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