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關市位於本州最西端,三面環海,古來就是繁榮的海峡都市,也是壇之浦合戰、巌流島決闘、明治維新等等的歴史舞台。下關最膾炙人口的歷史,便是平安時代1185年源平合戰最後一場關鍵戰役的壇之浦之戰了!!壇之浦之戰在海上進行的理由是平氏擅長海戰,沒想到平家卻在這場戰役迎來終結,平清盛的妻子二位尼抱著年僅8歲的安德天皇與三種神器,說著“海中也有都城”投入了壇之浦冰冷的大海,隨行的女官們也都投海自盡。平有盛、平清經、平資盛、平知盛、平經盛、平教盛等14人一同合葬於遠眺壇之浦的赤間神社「七盛塚」中。三種神器是顯示皇位正統性的寶物,雖然源氏拼命地尋找三種神器,但唯獨找不到草薙劍,直到今天為止都也還沒有找到。以龍宮城為意象建造的“赤間神宮”祭祀著安德天皇與命喪壇之浦之戰中的平氏一門,穿過朱紅色水天門,院內有祭祀安德天皇的阿彌陀寺御陵和展示珍貴資料的寶物殿等。
祭祀安德天皇的阿彌陀寺御陵
七盛塚
赤間神宮的也是小泉八雲的怪談故事“無耳芳一”的舞臺。傳說盲僧芳一擅長琵琶,夜夜被請去豪宅彈唱平家物語,孰知豪宅竟是平家武士墓,和尚為拯救他免受鬼魂糾在他身上寫滿經文,卻獨漏耳朵,於是耳朵被鬼魂奪走了,在福奏堂立有彈琵琶的芳一像,旁邊就是平家一門的墳墓,或許至今芳一仍在對著平家的亡靈彈唱著琵琶呢!
平家蟹 平家武士的怨靈
在赤間神宮發現了這個蟹殼酷似面目猙獰人臉的螃蟹,一問之下原來是有故事的呢!傳說含恨的靈魂寄身在螃蟹之中,這種螃蟹的甲殼正酷似平家武士怨恨的臉孔,又多生長於瀨戶內海一帶,而被稱為平家蟹。這種生活在淺海砂質海底的小型蟹,特徵就是後兩對步足短小而尖銳,喜歡以貝殼、石塊等物作偽裝禦敵。台灣、中國都有其近親,但是我們稱它為關公蟹,因為它就像關公的臉譜--臥蠶眉、丹鳳眼。
在下關的海響館可以看到活生生的平家蟹,果然是平家象徵的紅色呢!
壇之浦古戰場遺跡
壇之浦古戰場位於御裳川公園,關門橋在頭頂上,關門國道隧道就在海底延伸。公園內有為紀念NHK大河劇《義經》而建造的“義經八艘飛”。這是傳說平教經狂追源義經,迫使源義經連跳八艘船的場景,此外江戶時代末期沿著海峽設置的長州砲台也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