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磨屋橋是高知第一名勝,位於高知市中心的播磨屋町,這座朱紅色的太鼓橋最早是藩政時代高知的豪商播磨屋與櫃屋為兩家往來便利私自架設的簡易木橋。
這座橋之所以那麼有名,來自於土佐代表性的民謠"夜來小調YOSAKOI",歌詞的第一段這樣唱「土佐的高知的播磨屋橋 看到和尚去買髮簪 夜來了! 夜來了!」
這是描寫竹林寺僧侶純信愛上焊鍋匠的女兒阿馬,在播磨屋橋的商店買髮簪,被人看見了。但是當時戒律森嚴,修行僧侶並不允許談戀愛,因此兩個人連夜私奔逃往讚岐(香川),然而兩人在途中被逮到了,分別被發落到一東一西的地方。
故事還有許多錯縱複雜的情節,總之,這座作為純信與阿馬戀愛物語場景的橋,隨著YOSAKOI紅遍全日本。2009年,還拍了一部電影以「播磨屋橋」為背景, 描寫一段美日異國戀情、親情等人世間模樣的電影。
女主角是高岡早紀,不錯看哦!
圖畫中的播磨屋橋原型。
到了明治時期,橋被重新修建為鐵欄杆。
1960年代,由於水質汙染整條堀川播掩埋,而在道路上以御影石製的欄干修築了這條與原先長度一樣的20公尺長播磨屋橋。但是,這座平直又沒有流水的橋,看起來呆氣十足,因此,一度榮獲"日本三大最讓人失望的景點"之冠軍寶座。
到了1988年,高知決定湔雪前恥,於是在車道旁重新架設一條歩道専用的新播磨屋橋,橋下也設置了人工水路。 橋前也設置有高知出身的漫画家故横山隆一所創作的純信與阿馬的雕像,紀念這一段悲傷的戀愛故事。
你看,阿馬頭上帶著純信買的髮簪呢。
播磨屋橋的舊欄干就放置在橋旁的播磨屋橋公園地下道展示,並介紹這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
明治時代的鐵欄杆橋也被架設在公園水道上,讓大家可以更清楚它的變遷。
在橋東側的建築物牆上還設置了一個音樂鐘, 每天9-21時的正點,都會播放夜來小調的音樂,並且跳出高知主要景點:高知城、桂濱的龍馬雕像、夜來祭以及播磨屋橋。
這下,可沒有人會失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