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城鄉都有流失的故事,每一塊土地都煙埋過曾經的輝煌,每一個地方也都有無可取代的自然、產業、生活文化和足以展現當地風土光華的傳統工藝。傳統手工藝記錄著人類的智慧、執著與汗水,展現出器物無價的尊嚴和文化的內涵,喚起人們溫厚的待物情懷。只是,在追求速食文化的現代社會中,用過即丟和快速、量產的機械化產品大行其道,許多傳統產業與技藝都面臨著日漸凋萎的危機,手工器物傳之久遠的精巧與美和得之於大自然的珍惜之心蕩然無存。木屐,曾經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用品,要行萬里路少不了它,要勞動工作更少不了它,一雙簡簡單單的木屐雖然稱不上是甚麼精工細琢的傳世工藝,卻蘊藏著人類無限的生活智慧與創意。從零到有之間的距離可能是一,也可能是無限遠,當我們的老祖宗第一次穿上可以保護雙足的屐履之時,心情不知道是怎樣的興奮?
木屐之町 福山市松永町
廣島縣福山市的松永町與大分縣日田市、靜岡縣靜岡市並列為日本木屐的三大產地,松永町面對著瀨戶內海松永灣,原本只是生產海鹽的寧靜小鎮,大約在明治11年(1878),「松永下駄工房」初代代丸山茂助先生在此製造木屐,為了量產利用鹽船的回程船運來木材,降低成本,並以油木取代高價的桐木,打破桐木屐的成規,大量生產出人人買的起的木屐,使得松永町由鹽鄉逐漸轉型成為日本著名的木屐之鄉。在1955年機械化後達到最盛期,生產量高達5600萬雙木屐,佔全日本第一位。更在1978年創業百年紀念之際,由第四代丸山茂樹以私人財產創設了日本唯一專門展示鞋履的 「日本屐履博物館」 ,為後代保留前輩們努力的歷史。1994年,增設日本鄉土玩具博物館,從兩個方面保存和展示民間文化資產,不僅引起人們對鞋類和玩具的懷念,而且還講述了從史前時代到現在的人們的生活故事,給參觀者帶來了感動。
松永屐履資料館
日本屐履博物館於2013年11月閉館,之後由福山市政府接手,於2015年重新開放,命名為「松永屐履資料館」(暱稱:足跡廣場),入口以日本知名藝術家岡本太郎設計的的足跡廣場迎賓,色彩鮮豔形狀可愛,成了小朋友的最愛,館內典藏13,600多件從古至今的日本及世界各地的各種各樣的鞋履,從古代彌生人穿的 "田木屐 "到太空人在月球上留下腳印的太空鞋,其中有2266件被國家指定為重要有形民俗文化財產。走進資料館就可看到一雙巨大的木屐,在秋天時會舉辦巨大木屐遊行、木屐障礙賽、踢木屐比賽等活動。
日本人稱木屐為「下駄」,根據推測,木屐可能是由中國和朝鮮傳入日本的,這個簡單實用的生活用品不僅在日本落了地也有了新的生命,在松永町的內,可以看到各式各樣與生活環境和工作效能有密切關係而創造出來的木屐,例如2000多年前的彌生時代,農民為了防止在種田時雙腳不往下沉所製作的「田木屐」、「桶木屐」,這是利用大片的屐板穿上繩帶,行走時用腳趾鉤住繩帶的工作木屐,也被認為是後來的木屐的雛型。此外還有為了採集海苔而設計的高腳海苔木屐、切茶葉用的切茶木屐、壽司師傅穿的高齒木屐、宗教行事時使用的祈福木屐、演藝表演和兒童遊玩時特製的木屐,以及,加上了滑輪、冰刀的木屐等收藏品,讓人由衷的佩服起古時候日本人運用在足下功夫的豐富創作力。在日本也有許多與木屐有關的成語,例如「把木屐託他人保管」比喻受制於人,因為自己的進退走向都交由別人來決定。而將「木屐與味噌魚」比喻兩者的外形相似然而實質懸殊。以「木屐與阿彌陀」形容木屐跟佛像雖然用的都是木頭,但卻因為後天的不同而有貴賤之分。由這些流傳已久的成語,也可窺見木屐在日本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了!
日本木屐與中國木屐最大的不同就是Y字型的夾帶,一雙完美的日式木屐在於鞋台和鼻緒的無瑕的結合,鼻緒指的是綁在木屐上Y字型的夾帶,木屐製作的最後階段就是固定鼻緒,如果鼻緒固定的技術不純熟穿起來就十分的不舒服,鬆緊之間的拿捏是經驗也是技巧,因此固定在鞋底繩狀的結也正是職人的責任之所在。館內也收藏有名人的木屐、鞋子,這是相撲選手貴乃花的木屐。
此外,也收藏有外國各時期的鞋子,走完一趟博物館,可比較中西鞋履的不同發展過程,十分有趣。
藝術木屐
雖然松永町的木屐製造業也避免不了激變的時代波濤而銳減,然而至今仍佔有日本木屐市場的60%。近年來,人們對傳統的木屐、草屐也有了新的認識,認為穿木屐、草屐,能夠促進血液迴圈,有益於健康,現代的 木屐產業於是有了新的定位,產品上也更加多元化與創新求變,走在熱鬧的都會中也不難看見和服與木屐的傳統搭配,以及穿著洋裝配上五彩繽紛的木屐的新趨勢了!
這是今年6月在新宿高島屋舉辦的『Art GETA 鈴木千恵作品展』,木屐終於從一件生活日用品轉化為一種文化藝術的手工藝品,既可以是生活性的穿著,也可以是藝術性的典藏,更可以是文化性的流傳。
壓克力樹脂製作的木屐作品《灰姑娘》--非賣品
這也是鈴木千恵的作品--可量身訂購
松永屐履資料館:福山市松永町四丁目16番27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