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在胡志明市的感覺,好像是沉睡了幾個世紀之後忽然醒來,掉落在一個不確定年代的迷離境界裏,這一座一直在脫殼蛻變的城市,現代交織在古舊的光陰延續中,許多的意象在眼前漂浮與飄落:濕熱的街角、梧桐並列的大道、隨著鈴聲由遠而近的三輪車、外牆斑剝的法式殖民建築、長衫飄逸的越南姑娘,像仍然定格在過去回憶、褪了色的黑白影像裏,真實又虛幻地揮發出遙遠浪漫的印度支那氣氛;滿街亂竄的摩托車、音樂震天響的美式酒吧、格局明亮的日式生活雜貨商店,以及不斷增建的新樓房,又鮮明地展示出時代的遽變,以及胡志明市努力向外延伸的腳步。
胡志明市是越南第一商業大城,也是越南南部的主要港口及經濟中心,悠悠的西貢河穿城而過,一度享有「遠東的明珠」與「東方小巴黎」之稱,雖沒有甚麼獨特的名勝古蹟,但是,充滿歐陸風情法式古建築的大街上,依稀可見往昔安靜美麗的越南傳統院落,別有一股時空交錯的美麗。這一座沒落又新興、東西文化混雜的混血兒城市,把追憶變成了一種時尚,遙遠浪漫的印度支那風情,被轉化成嶄新的創作語彙與流行風格,社會變革漩渦中的各種色彩活動雀躍,滿足了歐美人對神秘東方的綺麗幻想,吸引著迷惑於法式浪漫的東方人,更勾引了欲罷不能的愛美女人,沉醉在五光十色的夢幻逸品裡,現在的胡志明市不僅湧出不少日本人來此經營的精品店、咖啡店如:KITO生活雜貨舖、Mauve、Le Fenetre Soleil等店,更被日本人喻為「置家天堂」,每年吸引大量的歐亞旅客來此買物觀光。
沿著商業繁忙的同開(Dong Khoi)街漫步,最容易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東方小巴黎風情,法國人遺留下的磚紅聖母教堂、鋪滿柚木的百年郵局優雅地矗立一端,戴著越南尖頂斗笠的小販依然沿街叫賣,以前美軍最喜歡流連的酒吧,也仍舊瀰漫著香煙和威士忌的氣味,新興雅致的飾品、瓷器、刺繡衣物、家具店、藝廊、餐廳前,佇立著手執越南釘珠手袋,腳穿繡花高跟鞋的日本女孩,胡志明市再也不是褪色的小巴黎,而以百般丰韻的新東方巴黎,撩惹著每個人欲去還留。
紅教堂位於同開街西北端,這座聖母大教堂建於十九世紀末,屬於新羅馬風格,因以紅磚砌成,故又稱紅教堂,歐式風格中融和著東方元素,是胡志明市部可錯過的地標。
郵政總局位於紅教堂左側,建於法國殖民時期,啟用於1892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郵政總局的建築形式很像歐洲火車站,特別是內部的拱頂,現代式的天窗讓人憶起19 世紀末的歐洲建築,古色古香很有味道。
兩層高的市政廳白色的外觀和拱形的窗櫺雕刻,細緻與精巧,可以說是整個西貢最美麗的建築。
午後的胡志明市,風一掀一掀的,吹落了兩三片梧桐葉,沾染了滿城的喧囂和浮躁,然後無聲無力的飄落在柏油馬路上,像一紙書寫著湮遠年代迷彩風華的泛黃書頁,字裏行間遺留著恍惚的温柔。我繞進濱城市場旁的狹窄巷內,駐足在一棟咖啡屋。燈光穿窗而來,灑落一地溫柔,空氣中溢逸著咖啡濃香,我像馬鈴薯般一頭栽進了舒服的沙發,侍者送來鋁製滴壺,滾燙的開水滲透過現磨的咖啡粉,一滴一滴地漏進老式玻璃杯中,慢慢地融入香濃的煉奶,就像兩種不同的文化交融,呈現出獨特的風味。我無所事事的想著:這城市,叫胡志明市太直白,還是叫西貢的好,西貢像「情人」,若即若離,也像這杯加上煉奶的越南咖啡,甜美中帶著世故,彷彿埋藏著許多秘密,有驚喜有期待。音樂傳出一首法文歌「一如往昔」(Comme d'habitude)……我會繼續假裝,一如往昔。我會微笑,一如往昔。我會大聲的笑著,一如往昔。總之我會活著,一如往昔。……淚水往肚裡吞,一如往昔。……窗內,吊扇不慌不忙地轉動著,窗外,胡志明市的夜華燈綻放,曖昧一如往昔。